- 廖湘岳;苏酉荃;
绿色金融发展与绿色技术创新是经济绿色化转型发展的关键引擎,二者之间有着复杂关系。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解构绿色金融发展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双向反馈机制并识别两者交互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与绿色技术创新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前者对后者有正向影响,后者对前者短期有负向影响;脉冲响应分析显示二者正向或负向影响短期内显著、长期减弱;方差分解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和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极强的自我发展依赖性和不对称弱互动性。因此,需要强化绿色金融支持,提升绿色技术市场化导向,破解路径依赖,促进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协同发展。
2025年04期 v.41;No.216 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白雪;张世杰;
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逐渐成为助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其通过缓解实体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基于2013—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对实体企业投资效率的多维度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有助于提升实体企业的投资效率,但这种促进作用并非在所有企业中保持一致,而是受到企业所处区域特征、产权属性、市场化进程和创新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具体而言,金融科技对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地区和高创新水平地区企业的投资效率提升作用更为显著。金融科技通过缓解实体企业的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金融科技对投资效率的正面作用随着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呈现出递减再递增的趋势,即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这些结论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了实证依据。
2025年04期 v.41;No.216 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邝嫦娥;柳心怡;
基于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2008—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和SBM模型等计算湖南省的数智融合度与绿色转型效率。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湖南省数智融合与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的时空演变和影响。研究发现:湖南省数智融合度与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存在空间自相关;数智融合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强区域协同治理、深化数智融合应用、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2025年04期 v.41;No.216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赵庆;
军民融合、产业集聚与企业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误差模型(DSEM)和动态空间滞后模型(DSLM),检验了军民融合、产业集聚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从时间维度而言,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存在“创新惯性”。在全国范围内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均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西部地区军民融合的影响效应最大,而东部地区则是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最大。同时,军民融合和产业集聚二者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有限的创新生产要素资源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内二者间呈现出替代效应,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产生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亦是如此;然而,在西部地区,二者间呈现出互补效应,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产生促进作用。
2025年04期 v.41;No.216 9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